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已步入“不惑之年”,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对环境治理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高度重视,这一转变离不开像井文涌教授这样的环境专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的努力与贡献。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原环境工程系)首任系主任井文涌教授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回顾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他对环境治理的深刻见解及对未来的展望。
环境认知的时代变迁
第一财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我们很想知道四十年前国人对环境治理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井文涌:四十年前,国人对环境治理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当时,大多数人主要关注的是一些直观的污染现象,比如河流变黑发臭、工厂烟囱冒黑烟等。环境问题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甚至部分观点认为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代价。对于环境问题的系统性认知不足,也缺乏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宏观角度去思考。
四十年前,国内也缺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开创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新纪元。次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国内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彼时清华大学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队伍规模较小,仅有给水排水教研组和代号为0303的原子能反应堆供水与放射性废水处理专门化教研组(简称“03教研组”)。1977年,在陶葆楷先生的努力下,清华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的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正式成立,在此后的四十年中为我国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第一财经:作为环境专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您观察到这四十年国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井文涌:这四十年来,国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最初的相对忽视到如今的高度重视,从“先污染后治理”到如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早期的单一治理到如今的综合防治,生态文明的观念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环境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特点;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全球环境问题、跨界环境问题压力不断增大,等等。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经济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法制不完善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够等密不可分。
当然,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源头去解决,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制订各类规划时,重视对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追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生态学规律。我们也看到,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和环境意识开始回归,从“轻徭薄赋”到重视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中国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
科研兴趣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财经:您是如何开始对环境工程产生兴趣的?在您决定进入这个领域时,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您的决策?
井文涌:我在1955年入读清华大学,被分配到给排水专业。当年清华大学给排水专业的60位学生里基本没有人将给排水专业填作第一志愿,因为大家不了解这个专业学的是什么。当时中国的给排水相当落后,北京用的下水道还是清朝时候的下水道,也没有污水处理厂。经过五年半的学习,我就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管理等工作,随后参与了环境工程系的建系过程,并担任首任系主任。
第一财经:回顾您的科研生涯,哪些研究项目是您最为印象深刻的?
井文涌:比较大的项目就是制定国家的五年规划。从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到后面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都有参与。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从并不太重视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到后面每五年都要制定环境相关规划的整个历程。
“六五”时期,环境保护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七五”时期,我国发布首个五年环境规划《“七五”时期国家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成为国民经济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时期,我国提出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将可持续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九五”时期,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十五”时期,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颁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这些都离不开原国家科委跟环保部共同组织的一批专家的努力,让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也让生态文明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在参与设计这些顶层规划的时候,对我最大的挑战是深刻感受到知识“不够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科委去欧洲考察时,我得到机会共同前往德国、瑞士等国家,学习欧洲环境学科建设的经验;也在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李传信老师的带领下,与环境、化工、材料等新兴学科的教师代表一起赴日本访问学习。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工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前沿动态,才能在设计顶层规划时做到全面、科学和前瞻。
这些国际交流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全球视野,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设计顶层规划时,我始终秉持开放学习的态度,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治理路径。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感到知识的不足,但正是这种“不够用”的感觉,激励我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努力为中国的环境工程学科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声誉与学术交流
第一财经:您觉得中国的环境科研成果与国际前沿相比,有哪些独特优势与差距,我们该如何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井文涌:就环境工程来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算一个很新的专业。前面我们谈到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的环保意识才开始觉醒,对于环境工程的研究探索也才开始慢慢起步。随着环境工程研究的不断发展,开始涉及气候变化、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研究水平显著提升。
当然,中国环境科研成果也有自身独特优势。一方面,我们拥有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多样的生态环境,这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和复杂的案例,能够在一些综合性环境问题研究上取得独特成果。另一方面,我国在一些大型环境治理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如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等。同时,国家对环保科研的大力投入,使得我们在科研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迅速。
不过,与国际前沿相比我们也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中国环境科研在原创性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方面还相对不足,许多研究仍依赖于国际已有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例如,在环境模型构建、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方面,中国科研团队更多是跟随国际前沿,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造成这种差距的部分原因,在于国内环境科研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同时科研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导致对原创性研究的支持不足。
为了取长补短,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同时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比如,可以多多总结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带来的启示——这些友好工程获奖项目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工程的建设,减轻了工业增长的环境代价;以科技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构建从污染物产生源头到排放的全过程系统减排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将生态保护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如果将这些经验提炼出更具有普适性的精华,就能为更多地方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可以让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少走一些“弯路”。
环境问题是“无国界”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与世界顶尖科研团队交流互动,分享研究成果,提升中国环境科研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引领时代的视野与格局
第一财经:您在学术与事业上形成了引领时代的视野和格局,请问这种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
井文涌: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在当时条件比较匮乏的情况下,我主动创造各种条件去学习,从无到有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我没有长期出国进修的经历,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慢慢地也就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同时,我的成长也离不开老先生们的悉心教导和大力扶持。比如我的老师陶葆楷先生,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在1984年环境工程系建系时,我当时认为自己的资历和学历都不够,但陶葆楷先生执意推荐年轻人担任重任,最终由我担任了环境工程系的首任系主任。此后,陶先生也手把手地教导我如何开展对外交往和联系工作,支持我的个人发展。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党委书记方惠坚等老先生,也都对我的学习和工作给予了诸多指导和帮助。
正是因为老先生们的大力扶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蓬勃发展,形成了尊老扶幼的优良传统,让整个团队充满朝气与活力。如今,我们学院成立已四十年,在专业范围、研究方向、学生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环境工程系到环境学院,历代老师和同学们都秉承着“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的精神,热爱中国环境、关注全球环境,致力于将环境保护事业发扬光大,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第一财经:如果我们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您会推荐哪些书籍或文章?
井文涌:首先我想推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主编的《环境学导论》,这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教材之一。这本书主要是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这本书不仅介绍了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环保政策和技术措施,也涉及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多个领域;同时还深入剖析了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国情的环保道路与策略。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也借鉴了北师大、北大等理科院校的教学经验,同时突出清华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特色。
随着国内外环保形势的发展,《环境学导论》也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全球环境问题等新的内容,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部问题,而是需要全球共同应对的挑战。这种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也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此外,我还想向大家推荐首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所著的《梦想与期待》。这本书收录了曲格平教授1997年至2000年间的讲话、演讲和报告以及答国内外新闻媒体的记者提问。虽然该书出版距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容翔实、前后连贯,是一本主题突出和时代感很强的著作。
第一财经:您对年轻一代有何期望和寄语?
井文涌: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程,要靠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现在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已经从污染治理上升到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层面,需要更多更系统的知识,年轻一代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国家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结语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环境工程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更是国人对环境问题认知不断深化、环保意识逐步觉醒的见证。井文涌教授作为这一历程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他的经历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中国的环境工程学科将继续肩负重任,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