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软银敲定400亿美元对OpenAI的首轮投资,此次融资的部分资金或将用于兑现OpenAI对“星际之门”项目的承诺,首笔资金最快将于春季到位。届时,软银也将超越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
1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星际之门(Stargate)”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日本软银集团、OpenAI和甲骨文三家公司将投资5000亿美元进行建设。
软银的掌门人孙正义在东京公开表示,未来几年AI算力投入将呈“10×10×10”的指数级增长,模型参数每年提升10倍,芯片本身性能以10倍速度前进,“星际之门”项目一年可以增加10倍的芯片。
然而,DeepSeek横空出世,打破了AI进步需要大量算力资源的假设,也让软银对OpenAI和“星际之门”的投资必要性打了大大的问号。
软银对于科技创新公司的关注由来已久。入股雅虎,投资阿里巴巴,全资收购ARM经历低谷再上市,投资Uber、滴滴,持有英伟达股份又抛售……在全球科技投资界一系列大胆的动作,有成功,也有失误,也让软银CEO孙正义收获了“科技预言家”的称号。
AI时代,孙正义对于OpenAI押对宝了吗?
在DeepSeek出现之前,业内的普遍认知是,算力是AI的核心,发展AI就要发展算力、发展GPU。当OpenAI兴起的时候,英伟达因此受益。DeepSeek出世之后,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全球投资者开始抛售科技股,尤其是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了近6000亿美元,创下了美股单日市值最大损失纪录。
纵然DeepSeek给了科技界和资本圈不小的震荡,软银依旧坚持投资计划。最新消息显示,2月3日,软银已与OpenAI达成协议,在日本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为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OpenAI CEO Sam Altman也直言,当我们要做最智能的模型时,就需要最大的算力,有些人说“也可以用小模型来做压缩”,但那只是小打小闹。
DeepSeek专注算法的创新,减少对计算资源的需求,抛弃传统监督学习(SFT)路线,通过动态路由算法压缩80%的冗余计算,以在有限的运算能力中实现高性能,靠强化学习达到了与ChatGPT相当的水平。
从表现来看,DeepSeek在文字方面表现优秀,但文生图、文生视频则相对逊色。从成本来看,DeepSeek训练成本极低,在运行成本上,ChatGPT约为DeepSeek的30倍,使用了至少一万张更为先进的英伟达H100显卡。
业内认为,DeepSeek的开源模式打破了AI模型头部的算力垄断,加速了技术的扩散,促进了更多中小应用平台的出现。这对于整个产业格局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
软银对于OpenAI的投资,赌上千亿美元,孙正义坐到全球AI牌桌中央,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吗?让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定档2026年,苹果折叠屏手机终于要来了?
关于DeepSeek,多家算力芯片公司宣布……
作者丨卢梦琪
编辑丨邱江勇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