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苏志勇/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新年伊始,全国31个省份密集召开地方两会,对全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春节假期刚过,各省市又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吹响经济发展的“集结号”。
地方两会和“新春第一会”对全年工作具有“风向标”意义。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房地产仍然是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也成为各地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
谋定而后动,行稳而致远。各地在谋篇布局的同时,也在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9·26”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政策推动下,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市场成交开始活跃,一二线城市率先实现回暖。
━━━━
早谋划,政策聚焦“止跌回稳”
从地方两会报告和各地“新春第一会”可以看出,房地产是地方政府重点“关照”的对象,“止跌回稳”“房地产新模式”“城市更新”“好房子”成为重要关键词,其中“止跌回稳”成为地方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
从去年以来的政策实施情况看,需求端政策(如降首付、降利率、解除限购、税收优惠等)基本做到了应出尽出,短期内起到了一定效果。而供给端政策(包括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收储、控制新增用地、保障房、“好房子”建设等)成为2025年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这一点在各地两会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重庆提出实施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加强“两久”项目处置,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大收购存量商品房力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广东提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北京提出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河南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新增保障性住房5.7万套。推动城市闲置房产向旅居长租功能房转变。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山东提出有效统筹去库存与优供给,出台购房补贴奖励政策,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加快优质地块规划出让。
城市更新是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一环。在各地两会报告中,多个省份将城市更新、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发展重点,并提出了具体目标。例如上海提出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山东提出探索可持续模式,推进片区更新120个,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3.7万户。福建提出打造城市片区更新、社区更新2类15个省级样板,开工筹集城中村改造项目5000套,改造老旧小区4.5万户。
四川提出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改造老旧小区4000个以上、城市危旧房3万套、城中村10万户,更新改造燃气、供排水等老化管道6000公里以上。湖北提出加快1600个城市更新、600个医教康育服务项目建设,年度投资8000亿元以上。湖南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改造城市危旧房5000套。宁夏提出年内完成6000套改造计划,力争3年内全部启动五市市辖区城中村1.2万套改造任务,改造老旧小区1.5万户(套)。内蒙古提出着力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改造老旧小区1291个、各类管网1500公里。贵州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3万户、城市危旧房改造8600套。
“好房子”也是房地产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两会报告中,十余个省份明确将“好房子”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北京提出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广东提出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标准、优化物业服务,建设更多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浙江、江苏提出稳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和“好房子”建设试点。天津提出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四川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推进“好房子”建设。吉林提出大力推动10个以上“好房子”示范项目建设。
━━━━
快行动,力促楼市“开门红”
在地方两会谋篇布局的同时,各地提早行动,一方面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为市场回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舆论氛围,力促实现房地产市场“开门红”。
新年伊始,昆明率先出台28项措施,涉及加强用地管理、支持住房消费、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优化预(销)售管理等7个方面。1月6日,镇江宣布取消商品房限价。1月8日,福建从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商品房销售及提升保障服务三大方面出台措施,力促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开门红”。1月10日,河南濮阳出台支持住房消费、加大金融支持、提高供应质量、强化监管监测等四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1月10日,广州南沙出台12条具体措施,涉及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加大存量商品房去化力度、试点出让混合功能用地、试点建设新型产业社区等内容。1月22日,岳阳市印发《促进岳阳市城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取消限价、契税优惠、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实施人才购房补贴等12个方面。2月8日,重庆宣布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在需求端,公积金政策出台最为密集。据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至少十余个城市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包括扩大使用范围、提升提取额度等。例如成都延长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到期日;大连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降至20%,提高了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厦门提出支持省内异地购房购房提取公积金,取消户籍或工作证明要求;济南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长沙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上海提高了租房提取额度、增加提取频次、减少提取限制、扩大覆盖范围;常州针对购买法拍房出台了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
在供给端,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在多个城市加速推进。1 月底以来,广东省包括广州、佛山、珠海、茂名、惠州等至少13个城市发布了拟回购存量闲置土地相关公示,共涉及99宗地块,总金额超250亿元,其中住宅用地和商办用地合计占比近9成。2月18日,北京率先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募资投向土储项目规模超百亿元,主要将用于旧宫镇绿隔地区环境整治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等25个项目。
此外,春节前后,各地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楼市促销活动,活动包括购房补贴、特惠房源、线上线下联动促销等。例如郑州组织了“春节·元宵节”商品房促销活动,并推出购房补贴、特惠房源等优惠活动;南京推出“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将房源展示与迎春游艺活动相结合;成都推出“安家成都·闹元宵”购房节,27家房企携上百个楼盘参展;合肥组织开展了春节看房不打烊“迎新春购房安家”活动,45家房企、77个在售楼盘参与;湖北17市州启动返乡安居购房季,推出阶段性购房奖补政策。此外,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西南5省区市在北海市举办“壮美广西·宜居宜游好房子·悦生活”暨五省区市“云地产”联展住房促消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及现场五大购房优惠福利和“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吸引各地购房者。
政策作用之下,今年以来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不同程度的回暖迹象。据机构统计,今年1月全国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出现微增,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均明显增长。房价方面,国家统计局1月份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24城新房价格逆势上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二线城市新房价格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实现止跌回升。一二线城市率先止跌回稳,对房地产市场将起到积极带动作用。随着供需两端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良好开局,为全面实现“止跌回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