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翻开书页,读者们就按书名来进行操作,投资回报也颇为可观。
读一本投资书,除了了解和学习作者的投资哲学和理念之外,还难免会希望能获得一些现实的回报,比如投资线索的启发,甚至按图索骥根据书中建议来进行投资,用一些散户的话来说就是:“直接给代码”。
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丁昶的《买入银行股》可能是一本能给读者们带来最直接财务回报的投资书:以31个申万一级行业划分,2024年的银行板块以34.39%的年度涨幅高居首位——请注意这本书的出版时间:2023年6月份,当时的银行股还远远没有崭露出现在的峥嵘,比如近期屡创新高的工商银行(601398),当时股价还在4元出头,而1月7日分红前最高价已经突破7元,涨幅超过了70%。虽然从后视镜中我们还能找到更多涨幅更高的股票,但是像银行股这样波动小、回撤低的却并不多。
作者丁昶写作本书的时间还要更早,大约在2022年左右,丁昶就已经完成了这本书的大部分初稿并寻求出版,出于一些机缘巧合,在本书出版之前笔者就曾有幸拜读,并且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建议。这个直白的书名也是让这本书出版不顺的原因之一:《买入银行股》,它听起来太像一个“吹票”的研报标题了,出版社也曾经考虑把这个名字改成一个更加四平八稳的选择,比如《商业银行价值分析与投资策略》之类的,但是最终还是采用了这个最为直截了当的名字:买入银行股,简洁清晰,读者们哪怕不翻开书页,就按书名来进行操作,投资回报也颇为可观。
当然,没有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会只看到一个标题就投入真金白银,投资逻辑远比投资标的更加重要,而丁昶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的最大收获,也绝非这个直白的建议,而是它独树一帜的投资逻辑。虽然这几年看好银行股的价值投资者并不在少数,比如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姜诚、否极泰基金经理董宝珍等,但是他们大都是从银行的基本面、估值甚至技术分析等角度来出发进行分析,丁昶这本书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
被嫌弃的中国银行业
一般投资类书籍如果推荐银行股,大都会从银行股的基本面、技术面分析和相应投资策略等线索次第展开,而这本《买入银行股》则完全不一样,开篇前四章就是以千年为时间尺度来回溯全球货币银行系统的发展历史,接下来的两章看起来甚至偏离了银行股这条主线,致力于回答美股市场为何能够在全球一枝独秀这个话题,直到这个部分的结尾,大家可能才能领会为什么明明建议买入中国银行股,作者却要花大力气来分析美股的科技股牛市,最后四章才回到从投资价值、坏账、模式和估值等方面来分析银行股投资机会的主流视角。
这符合丁昶的一贯思路。他的上一本著作《文明、资本与投资》同样是以百年甚至千年为尺度来审视中国资本市场,在其他作者不常采用的超长时间视角之下,对于科技股、中美发展,甚至“投资之神”巴菲特,曾经担任过基金经理的丁昶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分析框架和观点,他的看法读者未必都能认可,但一定不会人云亦云、流于大众。
举个例子,银行业在国内经常被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利润占据国民经济的比例太高,有人甚至斥之为实体经济为金融行业打工:2021年银行股总利润占据A股全部净利润的40%,此前甚至还有占据一半的时候,看起来的确暴利。但丁昶认为,这两个数据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和海外经济结构的差别,并非因为银行是个暴利行业。中国是大银行小企业,海外则是大企业小银行,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实在太大,中国银行在总利润占据A股利润四成的同时,也占据了净资产总额的35%,对应比例并不算太失衡,再看一组数据:2021年A股整体净资产收益率是9.3%,银行业是10.2%,仅仅高出不到一个百分点。
丁昶更加关注的是另一组对比:利润占据了全市场四成的银行股,总市值却只有全部A股市值的10%。在A股市场,估值破净的银行比比皆是,全球市盈率和市净率最低、股息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在列,而且大家对此已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市场的常态,银行业就应该被低估,正如科技股就应该被高估,但丁昶认为,均值回归和风格转换终将到来,而且由于银行业天量的净资产和市值规模,当银行业的估值回归最终到来时,将带来万亿元级别的价值重估,比如在2022年年中时,A股银行业净资产总额和总市值之间的差值就达到了10万亿之巨,不要让我们的偏见屏蔽了如此盛大的投资机会。
美国有TINA,中国有银行
那么,中国银行股的估值重估需要什么样的契机和条件?丁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回了美股市场的TINA现象。其实,笔者最开始关注丁昶,正是因为他对美股科技股市值高度集中现象的独到解释。
过去十几年,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美股指数在全世界堪称一枝独秀的存在,以美元来计算,其他国家股市指数都相形见绌,包括印度和日本股市。美国是全球第一科技和资本强国,所以大家对这个现象似乎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10年,就会发现,21世纪前十年的美股是没有跑赢全球市场的,于是有人用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来解释美股的长牛,但同样货币宽松的欧洲却没有股市长牛,甚至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美股牛市也没有中断,于是丁昶提出了一个解释,那就是美股拥有一些占据垄断地位、“无可替代”(There Is No Alternative,缩写为TINA)的科技企业,比如苹果、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以及后来的英伟达和特斯拉,只有它们才能够为资本提供足够有深度的蓄水池,不让资金流到更低的地方去,而只有内部拥有超大规模的统一大市场的巨型大陆国家,才能支撑起这些看起来市值快要涨到天上的科技巨头。
然而树终究长不到天上去,一旦这些TINA公司的技术垄断被打破,甚至只是出现其将被打破的普遍预期,那么美股科技股的长牛可能就会轰然倒塌。丁昶在本书中认为,市场风格终会切换,当美股科技股的长牛走向终结,也就是中国银行迎来价值重估来临之时。
根据丁昶的分析,按照逻辑三段论的要求,银行股的价值回归和风格转换需要分别满足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前者的大前提是银行的特殊系统重要性,小前提是中国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后者的大前提是美国成长股的高估值来自企业的垄断地位,小前提是中国的科技进步终将打破美国科技巨头的垄断。
这其中两个大前提的论述非常充分,也没有什么争议,而两个小前提尽管作者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并不能排除读者的质疑和担忧,至少到目前为止,美股中TINA公司的垄断地位还没有被打破,甚至变得更加集中:本书在成书时美股流行的还是FAANG组合,2023年就成为了独领风骚的“七巨头”,2024年的七巨头更加进一步集中于苹果、微软和英伟达三巨头,甚至英伟达单巨头,投资者对于TINA的信念似乎还在变得越来越强。
在本书中,丁昶对于最终打破这种垄断的判断是乐观的,这不仅仅是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信任,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对于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均值回归的信仰。作者并不要求读者完全认可他的判断,在书中丁昶谦和地表示,读者在阅读本书论述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得出不同于买入银行股、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策略,只不过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买入银行股的确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投资策略,收益高,回撤小。
如果说读者前年就读到这本书,并且按照这本书买入银行股还算恰逢其时的话,那么在去年银行股屡创新高之后,这个建议是不是已经时过境迁了?丁昶把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了它的英文书名中:Buying and Holding Bankshares,也就是“买入并持有银行股”,这意味着丁昶对于银行股的看好是中长期而不是短期的,是战略性而不是战术性的,不但建议买入,而且还建议持有,你甚至可以将银行股视为一种资产配置方式,耐心等待价值回归。
买入银行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