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77期】
隆冬时节寒意浓,一片冰心寄边陲。蛇年春节来临之际,一支由4名太空编辑组成的报道团队出京畿、穿大漠、走南疆,采撷基层一线航天人的奉献故事,今天刊发第七篇——
“叶河发现目标!”在有重大航天任务时,我们总能听见这句响亮的口号。叶河,其实是叶尔羌河的简称,在新疆的西南边陲,依傍着叶尔羌河有一个小城——莎车县,喀什深空站就坐落在这里。同所有戈壁滩一样,寸草不生、风沙漫天也是喀什深空站的初始环境,经过一代代航天测控人的辛勤付出,现在已变得焕发生机与活力。
王新路已经来到喀什深空站13年了,他初到这里时,老同志对他说,在这里种树容易,养活是很难的事情。后来,他和同事们历经波折,从遥远的地方拉来松树苗和侧柏苗,种下了喀什深空站的第一棵树。一晃13年过去,他们栽下的松树已高达5米多,侧柏也长到1.7米左右,每棵树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他们的坚持。
除了绿化,王新路还为航天测控一线人员保障伙食,他先后保障过嫦娥三号至嫦娥六号、天问一号的任务伙食,他说,能够为航天测控任务圆满成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无比荣幸。
在深空站,有个一年四季都充满绿色的蔬菜大棚。里面培育着多种花草蔬菜,这里不仅为航天人补充着部分食物营养,还逐渐成为了航天人日常休息放松的好去处。霍亚琪作为2023年开始负责绿化工作的年轻人,接触水肥大棚的日常管理工作还不到一年,但他积极学习蔬菜的常见病症和治疗方法,以及施肥的次数等专业知识。他说,开始时难免觉得有些繁杂,但是蔬菜成熟后收获的快乐让他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难题。
深空站里不仅有成片的绿色,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从戈壁滩捡到了两只兔子,王香便把他们精心养育起来,认真向前辈请教饲养方法,结果却有了意外之喜。短短一年,兔子从原来的76只增加到了156只。孔雀、山羊、猫、珍珠鸡......这里有太多的“萌宠”,治愈了航天人疲惫的身心。
在保障岗位身兼数职,也是这里的常态。2016年来到单位的赵德晨就是其中一个。从绿化到配电,再到锅炉供暖和维修,他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对待。配电岗位上,他细心巡检设备;疫情期间,他冒着严寒每天拉40多车煤,保障供暖;维修工作中,井下管道维修作业面狭窄,他却能独自坚持连续工作4小时,攻克难题。一路走来,他几乎把单位的后勤工作做了个遍,当记者问到他工作压力如何排解时,他却说,看到院子的这些变化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红柳是戈壁滩最易生长的植物之一,经多年的树木种植经验,张哲溢总结出一条种植规矩,“深挖浅载高封土,一挖二埋三提溜”。张哲溢和同事们承担着红柳林种植大项任务,从方案定制到现场施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让千余颗红柳在戈壁滩扎根,成活率达85%以上,废水利用率达100%。他们成功完成了红柳种植任务,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戈壁滩环境。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喀什深空站的后勤岗位上,各自书写着青春故事。他们中有人初出茅庐,有人经验丰富,但都用青春和热血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他们或许没有在航天测控技术前沿冲锋,但他们为航天事业筑牢了后勤保障的坚实后盾,让戈壁深空站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平凡中铸就了伟大,成为喀什戈壁上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芦恬莹、金圣翔、王云淞
素材 | 陈菲儿
图片 | 何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