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2月7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1月末黄金储备规模为7345万盎司,自2024年11月重启增持以来,已连续三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展望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王青表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我国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或在一定程度上耗用外汇储备。不过,考虑到与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相比,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2021—2024年,黄金储备余额变化幅度分别为-42.9亿美元、41.1亿美元、309.9亿美元和431.1亿美元。由此,央行增持黄金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影响不大。”王青表示。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