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快节奏与外来劳动者的步伐相遇,会交织出怎样的旋律?
在城市生活日益方便快捷的今天,你是否想过,那些为市民带来便利舒适的新业态劳动者,在为城市繁荣而打拼的同时,会以何种状态自处?是深感异乡的孤独、无奈,还是快乐地融入城市生活?
情系民生,保险业高度关注新市民群体的成长与发展,积极探索实践,致力让新市民体验更温暖的金融服务。
“如何做好新市民服务,为新市民群体点亮希望之光,让他们在城市中获得归属感,乐享金融的惬意温暖?”这是寿险“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近些年不断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投身于新业态从业人员服务矩阵,不断拓展新市民服务外延与内涵,打造特色化、常态化的向“新”服务,发展与“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相适应的保险服务“新突破口”。截至2024年11月底,当年度服务新市民超70万人次,为以人为本发展“新型城镇化”贡献积极力量。
温情守护城市新港湾
打造新市民的暖心服务网络
在北京,全辖17个柜面统一挂牌“劳动者驿站”,统一公示八项服务内容,包含图书杂志、冷柜等面向劳动者的特色服务项目,满足新市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图:北京分公司“劳动者驿站”
这只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服务新市民的一个缩影。为加强金融保险服务的暖心“有感触达”,增强新市民群体的生活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该公司积极落实“提升金融网点新市民服务能力”部署,充分利用柜面服务网络资源,将遍布全国300余个城市、近2500个柜面网点打造为新市民的“爱心港湾”,为在城市中拼搏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让他们冷能取暖、热可纳凉、渴有水饮、累能歇脚。
不仅配备冷热饮品、医药箱、卫生用品、轮椅等便民服务设施,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充分考虑新市民特殊需求,增配微波炉、充电器、无线网络、应急雨具等,让柜面不仅成为劳动者停靠的“休息港湾”,也成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港湾”,让新市民感受来自金融机构的温暖守护。
文化交融心灵栖息地
构建新市民的城市文化沙龙
“作为新到泉州的外地人,从来没参加过这种活动,今天有幸体验到,让我感受到了泉州当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深切感受到中国人寿的优质服务,也让我彻底爱上这座美丽又独特的闽南城市。”在福建泉州,魏女士在参加泉州分公司柜面开展的“簪花围”非遗文化主题体验活动后,难掩喜悦之情。
中国人寿寿险泉州分公司发挥城市本土非遗独特资源优势,深挖海洋与中原文化融合特点,抓住“簪花围”精致而浪漫的传统特色,为新市民与这座文化古城建立情感联结纽带。活动期间,柜员小姐姐们头戴簪花围,热情地邀请近百名客户共同参与,沉浸式体验城市文化。其中,新市民比例高达85%。
“活动不仅新颖有趣、韵味十足,更深刻感受到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找到作为这座城市新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参与的新市民纷纷表示。
关注新市民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感受,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四位一体”柜面转型为契机,持续探索保险服务与城市文化的创新融合,让柜面成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的精神文化桥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