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数字产业的集群式、国际化发展,是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
当前,数字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融入并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伴随着经济态势持续向好,数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聚链成群。北京朝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杭州高新区数据产业集聚区等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数字产业集群正逐步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倍增器。
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目标,不断强化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打造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框架合作协议》等数字经济及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一系列政策落地运行,有力助推了我国数字经济及数字产业集群高增长的发展态势。事实为证,近10年来,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如今稳居世界第二位。良好的数字产业发展态势,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供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已超过200个,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足鼎立”局面,中西部蓄势崛起的数字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格局,未来可期,发展前景广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虽然我国数字产业集群正处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与国际竞争力这一时代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政策供给体系尚待完善、产业集群布局仍需均衡;核心技术底座相对薄弱、关键领域人才引育困难;集群生态协同程度不强、部分产业国际水准不高;等等。对此,需要系统谋划与精准施策。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有必要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智能光伏、集成电路等集群的发展层次。立足各地既有的资源条件与经济基础,坚持从全国出发、从大局出发的系统思维,加快制定数字产业集群总体布局规划。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数字产业基础雄厚、资源要素禀赋丰富的优势,率先打造一批科创水平高、带动效应强的数字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则要因地制宜,推进数字转型提质扩面,持续加大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等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技术在自身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可用性,进一步消除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完善技术攻关和人才供给。瞄准全球数字技术及领域的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通用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对高端芯片、大模型、高速传输协议等基础性软硬件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数字产业基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汇集各地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市场、社会、金融、土地等领域的支持作用,释放社会各行各业对数字领域的创新动能。进一步加强头部企业、高校、智库间的贯通式人才教育,培养图像处理、多目标优化算法等重点专业领域以及产品经理、海外推广等重点岗位的人才,推进数字人才职业技能标准建设和数字产业集群评价体系建设。
优化生态协同和开放合作。建强产业生态,将数字领军企业作为牵引,从投资、创业、转型等方向壮大产业链中的各类群体,持续探索“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联合答题、世界判题”模式,不断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坚持国内外联动,编制出台更多数字产业细分领域的专项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定与应用,提升国际监管规则的议事能力。营造良好的对外营商环境,引入和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数字企业,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全球化腾飞注入澎湃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