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四川省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活力充沛,是四川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议上,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时,四川省人大代表、保城检验集团公司董事长韩华亮多次在自己笔记本上记下“法治营商环境”、“合规经营”等关键词。
目前,四川拥有民营经营主体881.93万户,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在韩华亮看来,企业开展合规经营不仅能有效防范公司管理风险,还能规范公司及员工的行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四川省人大代表、保城检验集团公司董事长韩华亮
问题: 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意识薄弱
“去年一年,我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合规经营意识薄弱的问题。”韩华亮列举,如内部监督机制缺失,违规风险频发,而这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市场秩序和经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作为民营企业家出身的代表,韩华亮常年在一线,听到很多有关企业违法经营的案例。韩华亮说,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对合规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不清楚什么是合规经营,缺乏基本的合规意识。
另一方面,许多民营企业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决策缺乏民主和科学性,容易导致内部权益纠纷和管理混乱,增加合规风险。“比如一些企业负责人不按程序划转、随意提现用于个人支配。”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完善,民营企业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容易出现违规行为。且不同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不一致,民营企业需要应对多个部门的监管,增加了合规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甚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忽视合规经营,从而引发合规风险。”韩华亮说,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当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这些问题在行业差异中更为明显。部分行业风险高发:如建筑、化工等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监管严格,合规风险较高。而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由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合规问题。
一些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无法对民营企业的合规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
建议: 完善相关体系提高法律意识
“很多民营企业家往往都是60、70后。”韩华亮以自身举例,作为从农村打拼出来的企业家,以前没有接触到太多相关知识法规,在法律素养上有欠缺,容易走入误区。
随着时代发展,民营企业家在此方面的需求变得迫切,渴望与时俱进。“大家想要的便是能够‘稳’下来,‘活’下来。”
“我建议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合规体系。”韩华亮建议,搭建多部门协作助力企业合规生产经营管理平台,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把握企业的法律需求,引导、督促企业合规经营。
四川省人大代表,保城检验集团公司董事长韩华亮
结合实际,制定便于操作的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指引或合规指南,细化具体合规领域标准,将整个合规有机地嵌入到企业架构里。
通过事前防范、事中治理、事后惩处的闭环合规管理,对公司的违规、异常和越轨行为进行矫正和指引,使其不但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要成为社会道德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宣传。”韩华亮认为,司法部门可以持续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到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同时,民营企业与政法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日常沟通和联系,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
平时,也应该强化民营企业合规教育与培训。把合规经营培训纳入工商联系统对民营企业培训重点课程,强化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合规意识。
“可以按不同行业、部门和岗位梳理法律需求,形成个性化培训方案。”韩华亮说,还可以线下开展案例研讨、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活动,增强培训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督与执法力度。韩华亮建议,组织对各级行政机关是否存在以下情况进行彻查,包括随意检查重复罚款、超越职权提高罚款标准、擅自制定罚款指标下达罚款任务、违法设置电子监控设备并据此罚款、不按照法定处罚程序进行处罚、不规范制作处罚案卷等问题。
以及在现有各类行政法的处罚权限内,针对已经具有完备的行政合规风险防控机制并得到有效实行的企业发生首次违法行为,探索从轻或附条件不处罚,以激发企业合规管理的积极性,打造更优的法治营商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