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企业秉持初心,以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在更好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的同时,摆态度、显姿态、说成效,进一步突出功能价值,积极亮出近年来积极、主动、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国资央企“答卷”,蓄势待发,力争在助力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方面再创新绩。
践行区域战略引领协同发展
国资央企助力区域发展战略,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国务院国资委积极引领中央企业践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彰显了国资央企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一方面,中央企业发挥自身技术、场景等优势,加速地区数智化转型。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积极布局,投入巨额研发资金,聚焦航天前沿技术创新,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应急救援通信等领域,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中部地区,中国中车集团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央企业发挥产业“链”业务“网”带动优势,助力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长三角地区,中国船舶集团整合区域资源,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了多项高端船舶制造关键技术,成功建造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集装箱船,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船舶制造业的话语权,同时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投资建设智能电网,改善当地电力供应质量,推动新能源并网发电,为青海、甘肃等地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西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新疆、西藏等地,中粮集团等企业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打造了一系列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启网上直播带货新模式带动农产品销量显著提升,为农民增收致富筑牢根基,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国资央企积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曾言:“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本质上都是中国故事。”中央企业在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量和总装机量中占比均已超过50%,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国家电投、国家能源、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四家发电央企新能源装机合计已超过4亿千瓦,夯实了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家央国企成立了新能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国资央企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2024年10月,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顺利召开,国家电网等发起实施的“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亮相中国角。“绿电方舟”已累计参与设计8类珍稀动物和31类珍稀植物的保护方案,在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除“绿色方舟”外,国家电网的“候鸟生命线”“零破坏特高压线路”等8个案例入选了《能源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中国石油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制定《关于开展集团公司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设的意见》,同年设立第一批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OECM),成为国内首家落地OECM的企业,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已经设立两批共计10个OECM,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盛赞此举“不但有望在中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更为OECM的全球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就业、促就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首先,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扎实开展促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支持企业招录高校毕业生充实科技、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不断提高教育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提供坚强人才保障。2024年秋招季,国资央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安徽芜湖联合举办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包括40家中央企业在内的近300家企业、400所高校参与此次活动。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智集团借助“直播带货”热潮直播带“岗”,两天直播中,共计14家央国企发布超过100个岗位、500个就业机会。其次,重大项目是中央企业坚持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平稳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中央企业在助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时,每投资1000亿元就可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又如,中建七局承建的河南省“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平顶山市新能源智能矿山装备制造产业园在投入使用后预计可为当地增加3000余个就业岗位。最后,中央企业产业兴疆工作有效带动了当地就业。以华润集团为例,截至2023年底,华润集团在疆总资产49亿元,带动就业1144人。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下一时期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指引。未来,在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中,中央企业将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切实做到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