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2030年将突破30亿美元,CAGR约10.3%。华泰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放量的关键在于通用性,灵巧手是实现通用性的核心,电机模组是灵巧手硬件的关键。预计2030年全球灵巧手电机模组市场空间有望达660亿元。
事实上,就在Optimus最新视频发布后,二级市场上的资金都在积极买入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中的代表性公司,譬如丝杠板块的均普智能、五洲新春、日发精机等,减速器板块的巨轮智能、受仕达、国茂股份等,伺服系统的禾川科技、昊志机电(维权)、鸣志电器等,传感器板块的凌云股份、申昊科技等,它们近几日均获得市场资金热捧,股价表现非常出色。
以五洲新春为例,其与肇民科技一样,也是连续3天涨停,短期涨幅达33.07%。五洲新春的上涨与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对公司丝杠类产品的进展关注度比较高有关。而对此,公司也在12月3日发布了澄清公告,称“丝杠产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订单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且下游市场需求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未来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但澄清公告依然未能阻挡住投资人热情,股价在开盘后不久封在涨停位置。
政策助力,多地竞相布局
若进一步观察大智慧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可发现除了今年9月下旬表现与当时由一系列超预期政策组合引发的市场普涨行情有关外,其10月中旬以来的表现已经明显脱离大盘,分析背后原因,显然与10月14日以来有大量涉及人形机器人消息不断传出有关。
譬如在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重点内容包括: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等。正是在此利好消息推动下,当天上证指数上涨2.07%,而此前曾连续四天下跌的大智慧人形机器人指数也上涨了3.25%。
此后的数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也发布了《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和《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消息影响下,自10月14日起,人形机器人指数的表现明显好过同期上证指数。10月14日至12月3日期间,在上证指数上涨了5.01%的背景下,大智慧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了35.58%。
其实,除了近期发布的政策利好消息之外,此前北京、成都、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已均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到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譬如北京明确指出,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支持。成都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示范应用新高地。山东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在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培育5家左右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企业。安徽提出,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浙江提出,力争到2027年,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到两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在2025年各机器人大厂逐步实现量产的前提下,预计2027年全球人型机器人市场产值有望超越20亿美元,2024年-2027年的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CGAR)将达154%。而赛迪研究院在《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报告中表示,预计2024年、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近期获机构调研的公司家数明显增多
需要指出的是,在近期二级市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表现强劲的同时,有多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迎来机构调研潮,譬如江苏雷利、肇民科技、步科股份、奥比中光-UW、丰立智能等。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11月份以来,东方财富人形机器人板块的47家A股公司中,短短的1个月时间里就有20家公司接待了机构来访。其中,中控技术接待频率达17次,北特科技接待频率达到9次,而近3日涨幅高达72.78%的肇民科技,接待机构来访次数也达7次。此外,步科股份、丰立智能、兆威科技等8家公司接待机构来访次数也均在2次以上(见表2)。值得一提的是,机构近一个月调研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家数与今年前十个月的总数基本接近,前十个月仅有21家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获得机构调研。
表2 今年11月以来获得机构调研的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