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前10月,国有企业营业利润总额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迎来双降挑战。
日前,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具体来看,1—10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超67万亿元,同比增长0.9%;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超3.5万亿元,同比下降1.1%。
国资国企专家周丽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业总收入虽呈正增长,但增幅仅为0.9%,反映出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企业在扩大营收上面临挑战;其次,利润总额的下降或源于成本控制的难度加大,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侵蚀企业利润空间。此外,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环境变化及企业运营效率不佳等因素,也对利润总额产生影响。综合来看,增长放缓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同国有企业所属行业间存在显著的利润差异。由于各行业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技术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行业的盈利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3%、48.8%。
在周丽莎看来,高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凭借技术优势、旺盛需求及高竞争壁垒,表现尤为突出。相比之下,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受产能过剩、激烈竞争困扰,面临较大挑战。
“针对这些差异,国有企业已经或正在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或调整策略。例如,对于新兴产业,企业可能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以抢占市场先机;而对于传统产业,则可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周丽莎表示。
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采取了多项举措以应对经营压力,确保稳健前行。
周丽莎对此表示,国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国有企业也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多元化经营和跨界合作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此外,企业还加强了风险管理,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周丽莎强调,针对当前利润增长态势,国有企业对未来几个月的营收和利润情况可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然而,企业也需要面对市场竞争、成本控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时,国有企业可能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把握、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风险管理的加强。同时,企业或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拓展业务领域等方式,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然而,具体的预测情况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周丽莎对本报记者补充道。
此外,数据还显示,1—10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48524.7亿元,同比下降0.4%。10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9%,上升0.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于11月27日发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数据,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5万亿元,同比下降4.3%。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对本报记者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其次,原材料价格波动,特别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再次,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更大压力;最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
具体来看,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30.9亿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718.5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59.0亿元,增长0.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01.7亿元,下降1.3%。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0月份,随着存量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当月降幅明显收窄。多数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对工业企业利润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
余丰慧认为,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工业企业面临外部需求减弱压力,出口型企业订单减少,销售和利润水平受直接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致部分行业供过于求,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原材料成本上升增加生产成本,对成本控制力弱的企业,利润受冲击更大。
不过,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股份制、私营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9月份分别收窄27.7个、14.4个、14.3个和10.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27.1个、4.6个和1.5个百分点。
余丰慧指出,大型企业凭借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施成本控制策略。相比之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技术创新力较弱,面对市场波动更显脆弱。此外,大型企业能快速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拉大与中小企业的差距。
“面对利润下滑的挑战,许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确实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多元化业务布局;利用数字化转型,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在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余丰慧对本报记者补充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