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梁 赵腾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毫无疑问,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作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比如,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司法部等部门正在牵头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56789”格局——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财政税收收入、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产出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承载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占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就国际环境而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个别国家试图通过提高贸易壁垒、限制技术流动等方式削弱中国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均给我国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对外贸易带来不小的压力。就国内环境而言,当前依然面临市场准入存在隐性壁垒、融资难融资贵、账款拖欠问题突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要注重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准确把握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的多样性需要系统性思维。我国民营企业的多样性体现在规模、区域、行业、领域、能力等诸多维度上,互相交织重叠,存在显著的发展落差——既有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良好创新生态崛起的杭州“六小龙”等科技企业,也有中西部地区依托产业根基与资源优势发展的传统企业;既有在数字经济时代快速扩张的大型平台企业,也有与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诸多小微企业。这种多样性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在获得政策支持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与经济影响力,成为各地的“座上宾”,在吸引政策扶持时具有天然优势;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却因内外部的种种原因而难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提升民营经济治理有效性也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在民营经济政策落实过程中,需要避免碎片化、短期化、局部化问题,需要统筹考虑民营企业资源禀赋与所处发展阶段,避免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错配;要避免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间协同机制不畅而出现“信息孤岛”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要统筹考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和其他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总之,需要将民营经济治理问题置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全局中统筹谋划,推动要素高效配置,增强动态调整能力,避免“合成谬误”,增强民营经济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把握好三对重要关系
一是把握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重点关注产权保护、反垄断监管、创新生态培育、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等问题,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决策、自负盈亏,避免越位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应以依法治国为根本遵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行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数据、技术、资本等要素的流动障碍,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二是把握好创新突破与风险防范的关系。近期,全球爆火的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和登上央视蛇年春晚舞台的宇树科技机器人,再次彰显了我国民营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应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鼓励民营企业创新突破的同时,需要关注风险防范问题。要防范科技伦理失范风险,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基因编辑技术越界等全球性议题,督促民营企业高度关注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要防范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引导民营企业在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把握好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既应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保护环境、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企业与社会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近期,小米、腾讯等民营企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生动彰显了我国科技型民营企业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和家国共济的责任担当。下一阶段,要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定位积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推动民营经济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长足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要将系统性思维贯穿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持续破除民营经济发展各方面障碍,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塑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让民营经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杨国梁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腾宇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分析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