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这两天热度不减。
谁受邀,谁没受邀,企业家的座次等话题备受关注,不过在一见财经看来,尽管这些话题非常重要,但对于民营企业家群体来说,还有更值得关注的。
座谈会上,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五要”,全文如下:
一、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二、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三、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
四、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五、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
以上五条,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也是新时代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必备条件。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分别是:
爱国敬业,对应上面第一条
守法经营,对应上面第第三条和第四条,
创业创新,对应上面第二条。
回报社会,对应上面第五条。
仔细琢磨可以发现,上述“十六个字”分别对应的是企业的商业价值(守法经营和创业创新)和社会价值(爱国敬业和回报社会),一家优秀的企业,既要有商业方面的成功,也要有社会价值。
实际上,“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一直是国家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要求,一以贯之,并且在多个重要场合被提及。
六年前的2018年11月1日,上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家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2020年7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希望大家诚信守法、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2023年10月24日,在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提到:“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同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一文中称,“企业家精神”有其相对稳定的内涵,如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等。
尽管人民日报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表述更多,但归类看,其实就是“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这“十六字箴言”的扩充。
这几天,很多人好奇,在一些高规格政治场合,到底哪些民营企业家可以露面或者发言,其实答案就在这“十六字箴言”中,这也是优秀民营企业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