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号依赖性的 DNA 纳米机器人,团队此次实现了与合成细胞的可编程交互,这是应用 DNA 纳米技术调控细胞行为的重要一步。他们利用一种模仿活细胞的简单结构 —— 巨型单层囊泡(GUV),通过 DNA 折纸技术构造可重构纳米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能够在微米尺度上改变周围环境,并且成功地影响了 GUV 的形状和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 DNA 纳米机器人的转化可以与 GUV 的变形以及模型 GUV 膜中合成通道的形成相结合。这些通道允许大分子通过膜,并且可以在需要时重新密封。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 DNA 纳米机器人来设计 GUV 的形状和配置,以在膜中形成传输通道,”该论文的合著者 Stephan Nussberger 教授表示,“令人非常兴奋的是,DNA 纳米机器人在 GUV 上的功能机制在活细胞中没有直接的生物对应物。”
具体来说,这些变形的 DNA 纳米机器人可以促使 GUV 变形并形成合成通道,允许大分子如治疗性蛋白质或酶穿越膜,在需要时还可以重新密封。这表明,DNA 纳米机器人可用于设计 GUV 的形态和配置,从而实现膜内运输通道的形成。
当应用于活细胞时,该系统可以促进治疗性蛋白质或酶输送到细胞中的靶点。因此,它为药物和其他治疗干预措施的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项创新系统有望将大型治疗分子有效地输送到细胞中,为更精确的药物输送和先进的治疗干预措施铺平道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