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养成有一个“21天理论”——把一个动作坚持重复21天,就能够将其融入生活,最终形成习惯。
大多数关于习惯的理论,都会将重点放在“坚持重复”上,但是或许你会发现,无论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大多数情况下培养一个好习惯都很困难——我们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半路放弃。这其实是因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仅仅是重复行为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到心理、环境、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当我们只关注重复的次数,而忽略了这些深层次的影响时,就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失去动力。
最有效的习惯培养方法其实是:既有稳定性,又不失灵活性。有的时候过于严格的规定反而会阻碍好习惯的养成。
灵活习惯,打造持久改变
假设A和B都想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所以他们都报名参加了一个月的私教课程,每周三次。虽然两人都朝着目标迈出了相同的步伐,看似成功机会相等,但他们的教练理念却截然不同:
· A的教练认为,严格的规律性是养成运动习惯的最佳方式,所以要求A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时间,并固定每周三天的这个时间训练;
· B的教练更看重灵活性,只要每周能完成三次训练,具体时间并不重要,并强调必要时可灵活调整,偶尔打破固定时段也无所谓,以确保训练计划能适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你觉得哪位教练的理念更好?
习惯成自然
大量研究表明,在相同场景下重复某个行为并获得奖励,最终会让我们对类似的触发信号产生条件反射,即使奖励不复存在也会如此。这些触发信号可能是人、物理环境,甚至可能是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者你刚做过的某件事——所有这些信号都会在你的大脑中与特定反应建立联系。
基于这个研究,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如果人们想培养良好习惯,建立稳定、一致的行为规律会让这件事更容易。也就是说,像A的教练那样主张每天固定时间去健身房,会比B的教练强调灵活性的做法更有效。
但在一项关于养成持续健身习惯的研究中,结果却出人意料。研究团队通过调整运动激励机制,记录参与者在一个月内使用健身房的情况,并在接下来的约40周内持续跟踪他们的行为变化,以验证“为建立固定运动习惯提供激励”是否能更有效地促进长期习惯的养成。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一些人因在固定时间运动而获得奖励,而另一些人则因在任意时间运动获得稍少的奖励。通过这种设计,便可以比较——被随机分配为“规律型”(每天固定时间运动的人)的人群,与“灵活型”(每周运动次数相同但时间更灵活的人)的人群之间的差异。
研究的数据显示,虽然那些因固定时间运动而获得奖励的人,确实在他们惯常的计划时间形成了稍微“更粘性”的运动习惯,但是他们实际上只在那个特定时间养成了运动习惯——这项研究无意中把他们变成了缺乏灵活性的机器人,将“规律型”变成了“僵化型”。如果他们错过了常规运动时间,无论是在实验期间还是之后,他们都不太可能另找时间去健身。
相比之下,那些灵活安排运动时间并获得奖励的人,在实验期间和之后都会在其他时间段进行更多运动,而不仅仅局限于他们最初认为最方便的时间。显然,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原计划落空时依然坚持健身,这最终形成了更持久的运动习惯。
灵活变通才持久
的确,将一件事固化为稳定的常规行为是养成习惯的核心。然而,要想让习惯真正持久,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应对,在生活抛出意外时能够随机应变。过度刻板是良好习惯的最大敌人。
试想,如果你想培养每日冥想的习惯。理想情况下,你会设定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午饭后在办公室做冥想,慢慢地这会变成下意识的习惯。不过,现实往往不会完全按计划走——有时你可能需要在午休时间见客户或是去看医生,这样你的计划便被打乱了。
如果能保持灵活性,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完成冥想,并在之后给自己一些小奖励,你的冥想习惯会变得更加稳固。通过在日常规律的行为中加入灵活性,你会将其强化为某种自动行为:即使在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去做冥想。久而久之,这个习惯会变得更加持久。反之,如果你只会在理想环境下练习某个习惯,它的韧性和持续性就会远不如那些经过灵活性训练的习惯。
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好习惯,把习惯变成自动行为,这样我们也无需再耗费精力去在“做与不做”之间做思想斗争。但是,要让好行为变成自动行为,我们不能只在一种特定方式或模式下培养它。真正强大而稳固的习惯,是训练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做那些对我们有利的事——而不是仅仅选择最省力的那个。
原子习惯,真的适合每个人吗?
“原子习惯”是由美国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在其畅销书《原子习惯》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微小但具有强大累积效应的习惯,通过持续的微小改变来实现长期的显著成果。例如,每天多读一页书或每天做一次俯卧撑,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期坚持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而这些所有微小的习惯累积起来,会塑造我们的身份和生活。
但是,原子习惯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
内心真正的意愿更重要
很多人在培养好习惯的时候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为自己设计一个完美的每日规划,前几天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然后突然有一天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抗拒与内疚——不想再继续,但是又因为不想停止“好习惯”的养成而感到焦虑、愧疚。
培养好习惯,就像温水煮青蛙,而你就是那只青蛙。一开始,水温舒适宜人,宛如自然栖息地。但随着环境逐渐变化,你却毫无察觉,直到发现自己困在一个并不想要的局面里——那些看似完美的习惯反而越容易让你忽视“水温”的变化。
假设你养成一个非常严格的写作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开始写作,去同一家咖啡馆,听同样的音乐。这种高产的节奏确实带来了成果。但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当你外出度假,会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强迫感——因为你必须保持这个写作习惯,哪怕你其实在休息;如果不写作,你就会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
当时的所谓“好习惯”,反而让你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内心真正的意愿。
“我是不是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从习惯化到拖延症
每个人都是相信这样一个逻辑才想要培养好习惯的: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养成好习惯。但有的人会因此进入误区——觉得一切都可以变成习惯。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天你注意到自己经常忽略邮件和信息,不回复,只是草草浏览一遍,然后忘掉。随后你会想,“我要养成每天睡前再统一处理回复的习惯,然后还可以给自己做习惯养成打卡。”
但结果往往会变成,你迷失在了“优化回复信息的习惯”这件事情当中——“要不在晚上泡助眠茶的时候再回吧。不行,要么下午统一回好了,晚上看屏幕蓝光会影响睡眠。或者……”养成好习惯变成了一种无法享受的、机械化的行为——你只不过是通过一个外在的“习惯”,让自己去做内心可能抗拒的事情。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因为,有时候抗拒回复的消息并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审视的焦虑”。即时回复会让人感到紧张,部分原因是我们无法看到对方的即时反应。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解决这样的焦虑与抗拒,而不是通过某个外在的习惯去回避它。
有时候,将所有事情“习惯化”的倾向,反而会导致拖延。很多待办事项可能更适合一种“凌乱但直接”的方法,而非一个精心设计的习惯计划。不管是写作、打电话给亲人,还是出去散步——在这些情况下,制定一个习惯计划可能只会增加阻力和拖延。
养成习惯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有时候,养成习惯的过程,刚开始你会觉得很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这个习惯变成了一件只想要“赶快完成的事情”。慢慢地,你会开始厌烦,因为你会想到,这件事要变成“我余生的每一天,都必须重复做的事情”。
但是,人类的大脑根本无法承受“我这辈子永远都要做这件事”这种长期承诺的重压——就这样,雄心勃勃的习惯养成计划,反而让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无比复杂。然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就能卸下这种沉重的负担。
你只需要告诉自己“我现在去做冥想”“我现在运动一会儿”“我只需要专注于我的下一次吸气”更有用。回想起来,我们很多能够毫不费力地坚持下来的好习惯,却是那些一开始并没有刻意去“养成”的习惯——它们只是我们当时最关心的事的副产物,是因为彼时彼刻我们真的在乎手头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你曾经在养成习惯的路上挣扎过,那么下面这个问题或许能帮你摆脱内心的控制:
“如果明天不必重复,你此时此刻,最想全情投入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洪杉,36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