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产和本田以及富士康之间的并购传闻,原日产董事长卡洛斯,也就是那位把自己装到行李箱里开始逃亡的法国人,在接受《Bloomberg》采访时,做出了几个判断:
——日产和本田之间没有化学反应。他反而觉得富士康和日产若能合并,将会是一桩有意思的交易。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是必然,一点也不值得惊讶。
——日产被合并是新一轮汽车工业重组的开始。
交易本身没有悬念,很快日产和本田就宣布进入合并谈判。日本政府机构为了维持其“汽车大国”的颜面,势必阻止富士康这种“野蛮人”入侵,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就像他们曾经努力拯救 JDI、夏普这些液晶面板巨头一样。
日本产业界曾经是LCD 液晶行业的绝对龙头,真正将这种技术转化为产业。但是,围绕夏普、松下、索尼这些曾经的液晶面板巨头的重组、合并方案一个接一个出台,最终未能挽回日本 LCD 产业败亡的宿命。
收购没落品牌提升份额未必是好的选项
夏普的最终命运是被卖给郭台铭。然而,郭台铭也未能挽救这家公司。如今,在将印刷 OLED 厂 JOLED 卖给 TCL 科技之后,日本在面板领域已经绝迹,连种子也不复存在。
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方案是否会重演日本液晶面板产业的故事?《智物》曾比喻——“两个盲人、三个盲人手牵手,无助于他们找到真正的道路。”日产、本田、三菱,乃至几年之后的丰田,真的还有路可走吗?
真正有意思的话题是富士康。郭台铭的继任者刘扬伟,为富士康制定的新战略是所谓的“三加三”:传统 ICT 代工产业之外,富士康将在电动汽车、机器人、数字医疗三大新兴领域投资。
刘扬伟描述他与郭台铭的分工:创办人郭台铭退而不休,负责数字医疗项目,而刘扬伟负责汽车和机器人项目。借此,刘扬伟希望富士康可以摆脱代工、零配件厂商的身份,摆脱“毛三到四”的低毛利困境。
大陆熟知的一个案例是富士康曾介入江苏南京的一个烂尾汽车项目,该项目如今再次无疾而终。在大陆市场之外,刘扬伟主导的汽车领域还有几个动作,包括与港股上市公司富智康旗下的汽车巨头 Stellantis 成立了一家供应链平台公司。
2021年,富士康还在中国台湾市场推出了三款电动汽车。在鸿海科技日上,郭台铭亲自驾驶富士康汽车驶向舞台,这一幕曾引发岛内媒体的一番轰动。
然而,推出这三款汽车一年后,刘扬伟在接受谢金河采访时表示,目标是在 2025 年达到全球市场 5% 的份额,进入全球市场份额前列。
但富士康汽车月销量仅过千,距离刘扬伟豪言的全球 5% 甚至 10% 的目标仍遥不可及。这或许是刘扬伟希望并购日产品牌的原因:既然无力独自做大汽车业务,不如并购一个曾辉煌的品牌。这是职业经理人 CEO 最直接的选择。
一年前,刘扬伟延聘曾在日产工作过的日籍高管关润加入富士康,担任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战略官。当时已有各种猜测。
卡洛斯认为日产的挑战更多在市场和管理。日产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和美国,而非日本本土。在关润的带领下,通过管理层调整,只要能挽救日产在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就能快速重振旗鼓。
这种做法非常眼熟。隔岸的李东生、杨元庆都曾有过类似选择。然而,事后来看,这些选择鲜有被认可。如今,日本政府处于维护其产业颜面的考虑,避免了让郭台铭和富士康陷入一场“李东生式的错误”。
在电动汽车领域,智能化进程已完成一半:特斯拉清楚地示范了如何经济且规模化地制造电动汽车,而中国企业正快速学习、跟进。但真正的自动驾驶 FSD 尚未实现,且没人能准确预测何时能实现。
日产此前积累的混合动力等技术资产是否仍有价值?并购这样一个没落品牌是否还有意义?
刘扬伟曾公开表露希望未来的特斯拉新车由富士康制造,就像当年为苹果制造 iPhone 一样。但目前,富士康仅是特斯拉的 ECU 部件供应商而已。
按照当前的进展,未来的汽车工业可能不会像手机行业一样,由代工业巨头主导制造。马斯克的规划是通过高效的全球几大工厂完成 3000 万台的年产销目标,显然不需要富士康。
刘扬伟曾经分析过,为什么苹果这些跨国大厂需要富士康?其中的关键不在于富士康能够低成本组装,更重要的是,富士康自身的垂直部件能够占到手机、PC产品的70%以上。其中,重要的是新材料,新部件的研发,也包括模具。
汽车制造当中,富士康有这样的能力吗?
有趣的话题是,某些中国企业找上东风、北汽等公司合作?这其中的深意在于,这些体制企业具备某些补贴优势,可为模仿特斯拉的中国企业生产相对低端版本。但东风、北汽这样体制的企业,想要做到富士康的“毛三到四”,恐怕又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智物,36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