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涂铭 童芳)临近春节,许多人惊喜地发现,记忆中“缺血”的资中血橙“满血复活”了。从“酸中找甜”到“甜中带酸”,从“营养不良”到“满血复活”,资中血橙经历了怎样的蝶变?
“健康果”丰收
隆冬时节的清晨,四川省资中县银山镇黄莲树村被笼罩在一片晨光雾霭中,浅丘山坡上一株株挂满了红艳艳果实的果树,穿透薄雾撞进视野,这里就是资中万亩血橙示范片核心村之一。
记者走进血橙果园,树上结满了圆滚滚的果实,满园子清香。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的背篓里装得满满当当。热情的果农随手取出一个从中间切开,晶莹剔透的果肉几乎全变成了紫红色,像血丝一样鲜艳,如宝石般亮眼。
“血丝就是血橙的‘金贵’之处,我们资中的血橙,个个都有红色血丝,不仅好看,还富含花青素呢。”果农们骄傲地说。
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英介绍,资中血橙种质为塔罗科血橙,原产于意大利,经过30多年的培育,已具有本地特性。根据四川省营养学会出具的报告,资中血橙维生素C含量高,更是唯一含有花青素苷的柑橘类水果,是名副其实的“健康果”。
据了解,目前资中县血橙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年产量达40万吨。在2024年12月18日举行的资中血橙营销大会上,本地种销企业与国内外客商共签约4.8万吨订单,其中包括1.6万吨出口订单。
“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不惜高额的航空运费,让资中血橙‘坐着飞机’远赴海外,争取新春市场。在泰国商超里,一个能卖到17块钱左右呢。”陈英说。
齐心协力
这样好的果子,这样好的销量,却是近两年才发生的变化。过去资中血橙普遍“缺血”,个小味酸,只在低端市场流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军告诉记者,资中自然地理条件本来很适合血橙生长,但过去小散果农多,靠天吃饭,管理粗放,品种选择不对、施肥管理不当、采摘时间不合理等等,造成血橙“贫血”“缺血”。
对比现在的变化,资中血橙从低迷萧条到“满血复活”,离不开政府、专家、公司、农户的共同努力。
2023年1月,资中县启动资中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成立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和资中县血橙产业发展办公室,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给血橙插上“科技的翅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被请到田间地头,一起想办法给血橙“充血”。
“除了指导农民进行精细化田间管理,我们还在资中选育栽培了十几个新品种,让血橙的‘含血量’和口感得到极大提升。”刘建军说。
发展血橙产业,关键在人。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是资中血橙“满血复活”的又一关键因素。
资中县政府制定“国资公司+协会+村集体+农户”种植销售模式,整合资金、技术和渠道资源,对小散果农统一化管理,为按照标准化种植的果农进行“保险托底”。
“没了风险顾虑,又尝到了甜头,现在我们都是争先恐后地跟着干。”果农陈德全说。
“私人订制”
为保证良好口感,在进入市场前,血橙还要过一道“体检”关。
离果园不远,就是资中县弘耕农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云谷公司血橙仓。在这里,除了外观筛选,更重要的是对“含血量”、糖分、水分等进行无损检测。
弘耕农业公司血橙销售现场负责人钟健介绍说:“买血橙不再是‘开盲盒’,经过‘体检’的血橙,在各方面都长到了消费者的‘心坎上’。”
更让人期待的是,未来资中血橙的大小、甜度、“含血量”等都可以按需培育,实现“私人订制”。
刘建军告诉记者,通过与意大利、英国等国同行的联合研究,发现通过室内冷藏补充低温,可以让血橙更多地自然合成花青素。即使气候条件不理想,也能保障“含血量”。
“掌握了让血橙‘满血’的‘秘笈’,明年就可以按照‘私人订制’的方式来销售血橙了。我们相信资中血橙的前景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致富路会越走越宽。”陈英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