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9日讯(记者 夏淑媛) 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从1月资金面来看,作为缴税大月,同时遇春节前居民取现需求抬升,叠加信贷开门红,以及置换债发行等多重因素扰动,资金面或有收敛压力。
在17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6家认为存在明显的流动性缺口;10家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1家认为流动性无忧。此外,一季度进入货币宽松窗口期,业内认为央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就时间窗口来看,不排除年初在对冲税期高峰、春节取现需求等因素下,央行降准呵护流动性平稳跨节的可能。
“C50风向指数调查”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20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税期来临叠加春节取现需求抬升,1月资金面或季节性收紧
回顾2024年12月,资金利率中枢相较平稳,DR007整体位于7天OMO利率上方,呈现出量稳价高的特征。月末,受跨年影响,资金波动明显加大,且流动性分层加剧。
央行操作方面,12月央行MLF投放3000亿,考虑到1.45万亿的到期量,12月央行MLF合计净回笼1.15万亿,叠加3000亿的央行国债净买入和1.4万亿的买断式逆回购,12月央行合计资金净投放5500亿。
2025年1月,资金面将如何演绎?据财联社调查显示,市场普遍预计,作为缴税大月,同时遇春节前居民取现需求抬升,资金面或存在季节性收紧的压力。
在17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6家认为存在明显的流动性缺口;10家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1家认为流动性无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从缴准、MLF回笼、国债买卖推算,预计1月累计流动性缺口超过1万亿。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考虑到1月税收一般为全年高点,缴税量级较高,且时间点发生在1月15日MLF到期附近,结合当前央行的态度,或对资金价格和分层产生一定扰动。”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近5年,2020、2022和2023年的除夕日均在1月,通过观察这3年的资金利率走势,税期压力较大,但整体可控。
“复盘2018-2024年,我们发现无论是出于呵护资金面平稳跨节的目的,还是为了配合信贷开门红以及政府债融资,央行在春节前后通常更倾向于采取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2025年同2020、2022和2023年类似,1月流动性同时面临税期和春节取现需求叠加,税期仍有可能阶段性表现为利率小幅抬升。”明明表示。
展望1月资金面,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有6个扰动值得关注。其中,确定性的资金缺口是前三个,包括节前居民取现需求约1.5万亿,中旬9950亿大额MLF到期,以及税期缴款1万亿以上,累计3.5万亿以上的资金缺口,主要集中在上中旬。
“后三个扰动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是地方债发行节奏、信贷开门红成色和同业存款利率下调之后银行负债的流失压力。”刘郁表示。
1月降准预期升温,降息概率不大
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提出“择机降准降息”,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1季度政策落地的概率仍大,降息则要考虑是否会加大1月下旬后的汇率调控压力。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预计,2025年将采取超常规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其预计有3次降准(共100-150BP)和3次降息(共50-80BP)。财政政策方面,财政赤字率预计将从3%提高至4%以上,专项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5万亿元,并灵活用于项目资本金、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欠款支付。
在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看来,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计仍有160BP的降准空间,实际落地可能超100BP,降息也将继续发力,可能兼顾汇率形势与股市择机选择,预计中性降息30BP,极限降息50BP。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流动性充裕维持的情况下,1月降准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信贷和政府债券发行情况,若政府债券春节前有较为集中的发行,则降准的必要性仍在,否则降准在1月落地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明明表示:“参考往年春节前后央行的操作模式,我们认为不排除过年前降准的可能。即便不降准,考虑到央行目前丰富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可能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入等多种工具配合来熨平资金面波动。”。
“2025年或有100-150BP的降准空间,对应2-3次降准操作,关于时间窗口,不排除年初在对冲税期高峰、地方债加快发行、春节取现需求等因素下,央行降准呵护流动性平稳跨节的可能性。”谭逸鸣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