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场备受各界关注的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从央视新闻视频报道画面可以看出,包括华为任正非、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小米雷军、比亚迪王传福、宁德时代曾毓群、韦尔股份虞仁荣、科大讯飞刘庆峰、宇树科技王兴兴等在内的数十位企业家参加了会议,覆盖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时间点上,此次会议特意选择在新春伊始、两会之前召开,旨在开年之际提振广大民营企业家信心,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加之近期Deepseek和《哪吒2》的爆火,带动了国人经济信心的回升,此时召开座谈会无疑会起到“趁热打铁”的功效。
从17日上午网民通过官媒发布的图片辨认与会者的后脑勺开始,直到晚上《新闻联播》揭开谜底,此次参会的企业家成员可谓备受瞩目。与此同时,人们也好奇,为何关键时刻的这场座谈会,获邀参会的是他们?
硬核科技民企领军人物决定“国运”
此次座谈会召开的国际大环境同样引发关注。这是因为随着特朗普重新主政美国,新一轮贸易战和科技战的阴霾笼罩,大国间的技术和经济博弈进一步白热化。一方面美国对华科技封锁持续升级,另一方面,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对关键技术出口的管控日益严苛,中国在诸多关键科技领域面临“卡脖子”风险和挑战。
座谈会参会企业家名单释放出明确信号:民营企业,尤其是硬核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已成为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关键角色。从半导体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智能制造,真正能够引领全球发展方向、决定行业格局的往往只有寥寥数人。这些关键人物,或许一代只有几个,甚至几代才出现一位。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创新勇气,往往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命运。
在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和比亚迪的王传福就是这样的关键人物。2024年,宁德时代以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的成绩,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比亚迪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成功打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梯队。这些成就背后,是他们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持续的技术投入。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由创新企业新秀掀起的科技突围正在展开。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期间,由梁文峰打造的DeepSeek火爆全球,该模型通过算法优化等系列创新,成功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展示了中国在AI底层技术上的创新潜力。
而作为中国AI领域的先行者,刘庆峰所掌舵的科大讯飞,一直以来都是技术自主创新的标杆。2024年,由科大讯飞推出的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讯飞星火,更是取得了央国企市场中标数和中标金额双第一的佳绩。今年1月15日,科大讯飞还发布了当前全国产算力平台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该模型用更少的算力,实现了业界一流的效果,不仅中文数学能力国内第一,而且率先应用于教育、医疗等刚需场景。据悉,3月份X1还将迎来全新升级,其基于思维链的数学等能力将进一步对标OpenAI o1系列。
既要自主研发,更要产研融合
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竞争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透过此次座谈会,我们欣喜地看到,民营企业在此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已从“参与者”升级为“引领者”。
不论是半导体领域的华为和韦尔股份,还是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抑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大讯飞和DeepSeek,都已通过自身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自主研发,并且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只有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和创造真正的价值,比方说,正是得益于在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的深度布局,科大讯飞才得以在激烈的大模型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是一次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共振。当任正非、曾毓群、王传福、刘庆峰、王兴兴、梁文峰等人出现在会场中央时,他们代表的不仅是各自企业的荣光,更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底气与野心。未来的全球创新版图,必将因这些“关键角色”而重新绘制——而这幅图景的核心,正是中国对“技术主权”的坚定捍卫与对人类共同进步的真诚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