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交易周(2.17——2.21),在A股震荡走强的同时,科技线也进一步确立了主线地位。
Wind数据显示,尽管本周全市场“仅”3331只股票上涨,但领涨的行业板块均为泛科技方向,如半导体、电信服务、机械等。
具体到细分概念上,“宇树机器人”概念一枝独秀,周上涨近23.5%;年内48.24%的涨幅,也在试图赶上虽然本周有点滞涨,但仍是独一档的“DeepSeek指数”(73.86%)。
回顾蛇年开市(2月5日)以来的3个交易周,科技题材持续火热,泛AI、机器人、半导体等板块之间虽有轮动,却又是“互相成全”。
本周,领涨接力棒交给了人形机器人,股民“吃大肉”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位基金经理,开年仅两个月不到就豪取近70%的收益率。
她就是鹏华基金的闫思倩。她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与永赢基金的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年内表现目前是独一档。
他们领跑市场,也有个相同的秘诀——“All in”机器人。
从截至去年年底的十大重仓股来看,二人既有交集,又各自押中了近期大涨的机器人概念股(含细分方向)。
无独有偶,本周涨幅居前的场内ETF,同样是机器人ETF一马当先。
以闫思倩为例,互联网上有人送了她两个外号——“电车女神”“AI赌棍”,以概括其从业以来的投资风格:精于投研、敢于重仓。
第一个外号指的是,她曾在工银All in新能源汽车,而将回报一度做到2倍甚至3倍。
第二个外号则是,2022年5月到鹏华后,她于2023年3月接手了王宗合(因病)卸任的产品,又将持仓股全部换成AI方向。2023年6月中下旬,这只产品见顶后产品净值一路下滑,去年2月一度不足3毛。
如今又一年过去,这只产品抓住去年“924”以来的行情,一路反弹,又大致回到了此前的高位。
有趣的是,去年5月,市场尚在底部,正处于巨亏的闫思倩发行了新产品,当时评论区满是质疑之声。
到了本周,当鹏华碳中和主题因业绩太好、规模大涨而宣布限购时,讨论区的投资者已满是夸赞、感谢之词。
而实际上,这只产品去年4个季度始终重仓机器人概念,没有太大变化。
可能股民/基民好奇,“碳中和”主题的基金重仓机器人概念股,算不算“风格漂移”呢?
在闫经理看来应该不算,毕竟机器人是锂电的衍生业务。
去年四季报中,她主要从新能源行业的角度(如需求旺盛、技术升级)表达对机器人板块的看好。
而近期,其认知进一步“升级”。2月12日她在鹏华基金公众号上表示:“AI时代,科技主线有望成为全民共识,看好科技股,最看好机器人。”
(1)当前处于AI的时代机遇下,是全球共振,也是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机遇DeepSeek奇袭让全球算力平权,开启AI+时代。从云端到端侧眼镜手机,从B端到C端,工业到消费、到医疗、到智驾,从科技巨头投资到街边店接入DeepSeek,AI+百花齐放。
(2)机器人是AI+万亿空间的产业,从0到1,行业刚刚开始,中国面临再次弯道超车,领先全球的机遇。
其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是机器人。
(1)AI应用的终极载体是一个“人”。未来物理世界最大的变化可能是:人类和机器人共生。
(2)2025年有望是机器人的元年,从技术进步到商业应用,万亿空间刚刚起步。
恰好也是最近一两周,人形机器人的热度继续升高;截至本周五,市场行情达到又一个小高潮。
对闫经理来说,70%的年内收益,来自其敢于重仓和提前布局,再加上一点天时地利。
而对更多的股民、基民来说,如果没有相关持仓和利润垫,当下则面临一些常见的困惑——
下周科技股还能涨吗?该不该追?被套了怎么办?
一方面,开源证券研报指出,截至本周五,TMT、机器人、电子、计算机和传媒等科技品种的相对PE和PB估值分化明显,其中计算机和电子的PB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而传媒的PE估值相对较低。
机器人板块在其中,尚处“中等偏上”的状态。
浙商证券则认为,本周市场继续上攻,成长指数明显走强,权重指数跟随向上。展望后市,预计本轮春季攻势大盘将延着“科技领涨—回踩夯实—全面反弹”的路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部分超涨行业、板块、个券仍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双向波动。
行业板块方面,建议对部分超涨的科技板块做出一定调整,在板块内部寻找标的进行“高切低”,或者切换部分仓位至前期涨幅落后的大金融板块,既可参与补涨,又可适当平滑净值曲线。此外,对于过去几年持续下跌的医药板块,可关注其中跌幅较大、基本面企稳、股东增持的个券。
而从投资“哲学”来看,我们的看法是:
(1)涨多了总会回调,这是市场规律,无法避免;
(2)但当产业趋势到来的时候,不必以单纯的短线思维来应对。
或者说,大盘稳中向好时,主线题材的分歧更有可能(注意是可能)是所谓的“上车机会”。
这当然也需要你能承担一定风险。就连暂时夺冠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去年5月成立以来,也有过接近腰斩(46.52%)的最大回撤。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再来看看,本周末科技线乃至整个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催化?
(1)新闻联播: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
据央视,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且正在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将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调明晟中国指数评级,同时认为,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多项最新技术突破的支撑下,科技密集型企业有望实现利润率和收益率双增长。
高盛发表的研报则看好中国在数据、“云服务”以及软件和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2)举办中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
会上热点颇多,如:
上海副市长陈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聚焦智能终端、自动驾驶等场景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吉利汽车、千里科技和阶跃星辰宣布推动“AI+车”深度融合
(3)深圳领头多地跟进,“DeepSeek+政务”成热潮
据财新统计,截至2月21日,深圳、呼和浩特、广州、赣州、无锡、阜阳、温州等地政府均宣布在政务系统中已接入了DeepSeek模型,上线的功能集中在公文写作助手、拟办意见生成、数据分析等,对外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功能。
(4)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首度对DeepSeek带来的股价波动做出了公开回应。他表示,DeepSeep-R1推理模型“令人印象深刻”,但未来的人工智能模型仍将依赖英伟达的计算能力,此前市场对英伟达股票的抛售是基于误解。
(5)腾讯元宝超越豆包升至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二
此前2月13日,腾讯元宝迎来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更新。此次更新的核心亮点在于正式接入了满血版Deepseek-R1模型。
(6)国务院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
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要强化深度赋能,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要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突破数据难题,分批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建设好通用基础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
(7)证监会: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为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提供更有力的资本市场支持
(8)证监会:游资抱团炒作、“编题材、讲故事”的“蛊惑型”操纵增加
(9)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五收涨1.65%,录得周线六连涨
(10)年初至今,中国科技股“十姐妹”表现碾压美股“七巨头”
“十姐妹”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年内平均涨幅为27.5%。
“七巨头”即苹果、微软、Alphabet、特斯拉、Meta、英伟达和亚马逊,平均涨幅为1.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