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制药(300630)曾是炙手可热的医药明星股。
自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以来,其营业收入和利润一度连续两年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股价在2021年曾高达55.65元/每股,市值超越250亿,其创始人范敏华夫妇也因此在2021与2022年蝉联海南省首富,一度风光无两。中欧医疗基金与社保基金也曾出现在其股东之列,足见资本市场曾对其寄于多大厚望。作为化药百强企业,公司旗下的地氯雷他定产品矩阵,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占率一度超七成。
难以想象,这样一家有过辉煌过往的药企,其财务造假丑闻的落地成了2025年医药板块的第一个惊雷,300630这一串代码也成了一众投资者的噩梦。
2025年1月5日,普利制药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证监会和《告知书》)。
《告知书》认定,普利制药2021 年、2022 年年报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合计达10.3亿元,占比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合计达 6.95亿元,且占比达 76.72%。
两日后,普利制药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普利制药”变更为“*ST普利”。
虽然《告知书》尚不是最终处罚,但业界普遍认为,普利制药的退市无可避免,截至2025年1月17日,*ST普利股价收2.97元/股,总市值仅13.42亿。
暴雷的迹象其实早已显现。
2024年4月16日,公司公告称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 2021 年、2022 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此后,公司经历了年报难产、被证监会反复立案调查、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等一连串问题,公司累计提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也已多达30多次。
在大健康领域,近些年因违法违规被曝光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近期,维康药业(300878)、天圣制药(002872)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前暴雷的则有诺辉健康(06606)、康美药业(600518)等。诺辉健康(06606)财务造假的闹剧延宕至今,ST5年之久的康美药业则已走出泥淖,成功摘帽。
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大幅提高针对财务造假的退市处罚力度。新规之下,普利制药已失去像康美药业那般幸运涅槃的机会,不知普利制药的高管们如果早知如此结局,当时还会不会下此决定。
财务暴雷成股民噩梦,高管造假动机仍谜团笼罩
2025年1月5日,一个股市论坛中的普利制药板块,突然热闹了起来,短短一小时内,60多条帖子。
有人为此前有迹象时未能及时卖出而懊悔;有人感慨于在前一个工作日全部卖出的幸运;有人开始探讨退市后的股价并咨询索赔事宜;还有人仍然信心满满认为必将反转。一时之间,一幕幕股市众生相正在上演。
这一切都源于普利制药发布的一篇公告。公告称:其于1月4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认定的事实,普利制药2021 年、2022 年年报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合计达10.3亿元,占比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合计达 6.95亿元,且占比达 76.72%。普利制药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严重”,是多位受访者对普利制药财务造假程度做出的一致评价,“从虚构收入的金额和比例以及利润的数值来说,都非常高”。业界普遍认为,虽然目前针对普利制药的行政处罚尚未公布,但其退市无可避免。
“对投资者而言,退市前可能出现恐慌性抛售潮。”上海市公源律师事务所张猛律师表示,这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张猛律师接到了诸多投资者的委托,请他代理对普利制药的索赔诉讼。“作为疑难复杂案件,可预期的诉讼周期较长,对可以索赔的投资者也有要求,目前索赔者以散户为主。”张猛表示,“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于这种索赔,抱着将信将疑的观望态度,一开始参与索赔的不会很多。”
“在2022年4月26日到2024年4月17日之间买入普利制药股票,并且在2024年4月17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股票的投资者,目前还可发起索赔。”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解释道,“必须满足买入股票必须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到揭露日之间买入等要素”。他也收到了二十多位投资者的委托,并多次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立案。
“目前法院尚未立案,可能是考虑到示范判决等思路,我们正在催促。”许峰表示,考虑到可能退市的实际情况,“如果时间久了,哪怕胜诉,也要担心是否会面临无法清偿的问题”。
此前,普利制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家会财务造假的公司。
它成立于1992年,近5年来连续荣登米内网发起主办的医药工业百强名单。公司也不是没有实际产品,药智数据显示,普利制药的地氯雷他定产品矩阵,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占率已超七成,以压倒性优势反超进口同类产品。即使放眼整个氯雷他定相关药物市场,2023年,普利制药也占有12.93%的市场份额。
自2017年上市以来,普利制药一路高歌猛进。2018、2019年,普利制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交出的92.07%、84.37%;52.28%、65.99%的增长率,直到2020年稍显疲态,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25.10%、35.30%。其股价也一路水涨船高,2021年5月8日,普利制药股价触达历史最高点55.86元。
这段时期,普利制药可谓投资人的宠儿。公司于2020年进行了定向增发,又于2021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8.5亿元,融资总额超17亿元。投资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曾长时间持有普利制药,即使在暴雷前,其前十大股东中也不乏社保基金的身影。
此前,普利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及其丈夫朱小平合计持股超过40%,财务造假的两年间,这对夫妇并未减持,直到2023年4季度,他们才减持了1.4%,但持股比例仍接近40%,很难将财务造假的动机归为高管套现离场。
如此好的业绩,又不是为了减持,不禁让人疑惑,普利制药财务造假的动机何在?
多计利润高达88%!虚构药品销售是造假大头
财务造假并不容易,并不仅仅是修改财报上的数字那么简单,“它往往涉及合同、支付凭证、财务部门的发票等单据”。《告知书》也并未明确给出普利制药造假的方式,而是指出其存在两种性质的财务造假。
其一,2021 年~ 2022 年,公司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其中,2021 年多计营业收入4.36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 28.94%,多计利润总额 3.080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 65.88%;2022 年多计营业收入4.56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 25.28%,多计利润总额 3.874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27%。
这一部分可视作无中生有。“根据调查结果,这部分收入和利润完全是虚构的,而且占比如此之高,性质恶劣。”张猛说。
《告知书》也认定,时任普利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组织销售部和财务部编制虚假销售业务单据,并据此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在知悉贸易业务实质的前提下,仍对相关收入确认,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简而言之,不仅造假数据巨大,公司最高层对造假还存在主观故意,性质恶劣。
《告知书》未明确披露普利制药财务造假的方式,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健所”)针对普利制药2023年财报发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中提到,普利制药公司存在向海南德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以下简称德赛康等七家公司)采购研发材料、研发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情况。
天健所无法就上述事项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认普利制药公司与德赛康等七家公司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所披露交易是否准确和完整,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此前,《中国经营报》也对普利制药与德赛康等七家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发出质疑:德赛康等七家公司中有四家公司,其年报登记电话号码曾与普利制药子公司登记电话相同;法人、财务负责人等也存在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这或许是破解普利制药财务造假方式的关键。
其二则涉及会计行为失当。具体而言,普利制药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导致2021 年多计营业收入0.780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 5.17%,2022 年多计营业收入 0.593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
相比于虚构收入,这些错误或许还“情有可原”,可能出于对会计准则理解的失当。“这是非常典型的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问题,一些公司为了做大收入,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不该纳入收入的部分纳入进来。不过,这一块的比例和虚报的那部分比是非常低的。”张猛说。
两年间,普利制药虚报营业收入合计达10.305亿元,占比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合计达 6.954亿元,占比达 76.72%。“普利制药的财务造假在近些年财务造假中,是比较严重的个例之一。”许峰说。
退市新规下,普利制药已无“重生”可能
一切的风平浪静都在2024年4月16日戛然而止。
这一天,普利制药突然发布公告称,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普利制药 2021 年、2022 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随后,原定于2024年4月底发布的2023年报也随之难产,普利制药也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遭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立案近两个月后,普利制药2023年年报才姗姗来迟。2024年7月5日晚,普利制药发布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以及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多年度多项财务数据进行大幅更正调整。
其中,更正幅度最大的是2023年的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从13.522亿更正到6.231亿元,减少了7.291亿元,净利润从4.043亿元更正到0.937亿元,减少了3.106亿元。这也说明,如果不是东窗事发,普利制药的财务造假或许还将继续。
对于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进行了小幅修正,营业收入分别减少了2.101亿元、1.872亿元,净利润分别减少了1.124亿元、1.256亿元。这与后续证监会认定的财务造假金额相去甚远。
在这些公告中,普利制药绝口不提主观造假之事,而是将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的原因归为部分营业收入确认、贸易业务收入核算、应收账款核算不准确、公司销售与收款相关内部流程存在缺陷、内部审计工作和监督存在不足等问题。
“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肯定不到黄河不死心,总想垂死挣扎。”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上述更正事项也未得到审计机构认可,天健所对普利制药2023年财报发表了非标审计意见:对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的差错更正事项进行了审计,但由于无法核实更正的依据,无法确认普利制药前期差错更正事项是否完整、更正金额是否准确。
虽然天健所对普利制药2023年财报发表了非标审计意见,但前两年均为无保留意见,两位律师也因此将天健所列为了被告。至于天健所最后是否要承担责任,则要看其是否遵循了审计准则,按要求履行了相关的审计程序。“会计所拿到的数据都由上市公司提供,有些造假会计所未必能发现,如果已经尽到自己的职责,则不需要承担责任。”上述人士表示。
其实,大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在涉嫌财务造假或违规信披的并不少,近期除了普利制药外,天圣制药、维康药业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A股造假纪录保持者也是由大健康领域贡献。2018年,康美药业被发现在2016至2018年期间,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7亿元,虚增收入近300亿元。随后,股价也大幅下跌,告别千亿市值,一度游走在退市边缘。但康美药业最终仍是幸运的,经过5年ST生涯后,康美药业于2024年7月摘帽成功,成功“复活”。
普利制药就没这般好运。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其中提到有三类情况会予以退市:造假行为连续3年以上;对于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造假比例达到30%以上;连续2年造假,金额合计3亿元以上,造假比例达到20%以上。如果放在此时,恐怕康美药业也难逃退市的宿命。
新规的威力已经显现。2024年底,*ST卓朗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4年12月26日起停牌,启动退市程序。该公司成为新规落地后,首家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普利制药或许将成为新规后首个退市的大健康领域企业,也警示着后续的无数上市公司。
自此之后,康美药业这样“起死回生”的案例或许将再难见到。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