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全年走势,国债全年收益率整体呈现稳定下行趋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期货主力合约年内多次创新高。进入2025年,国债收益率高位回调,是暂时调整还是牛市扭转的信号?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国内经济复苏过程中市场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国债资产。此外,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需要时间修复,加之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处于调整阶段,强化了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储蓄资金规模扩大,对国债的需求显著增加。在其他资产收益不稳定或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下,国债作为无信用风险的资产,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选择。
“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主要原因是市场定价逻辑转变。”国泰君安期货国债研究员林致远认为,利率市场的定价逻辑已由早期的资金面驱动逐步转变为市场预期驱动。此外,权益市场与利率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显著,2024年上半年权益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也导致投资者偏爱收益稳健且风险相对可控的产品。
尽管国债被众多投资者视为安全资产和避险工具,但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国债票面利率固定,市场预期利率变动会导致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由此带来风险。央行出于宏观审慎管理考量,也在近期宣布自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国债期货高位回调后,2025年怎么走?
“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预期依然存在,这是由多因素共振产生的下行趋势。”宋向清表示,政策方面,2025年很多机构预计央行依然会有1到2次降息。在国有大行一级核心资本得到补充、央行引导银行负债端稳定压降的背景下,市场资金面有望保持合理充裕,资金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将为国债收益率下行提供有利的货币环境。此外,市场的降息预期以及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会使投资者提前布局国债市场。不过,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市场预期变化,预计2025年债市多空力量可能比2024年更均衡,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将在持续波动中震荡调整。
林致远认为,2025年利率下行趋势未改,国债作为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热度将会维持。
针对央行是否会在一季度重启国债买入操作,多位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林致远认为,此次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有助于给市场情绪“降温”。市场倾向于提前博弈政策预期并对收益率曲线进行定价,一致性预期过度拥挤使利率曲线下行速率过快,利率波动风险也相应放大。
“从需求与供给平衡的角度考量,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是为了减少市场需求,调节债市供求关系,遏制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目前,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尚未明显改变,央行需要继续观察市场情况,以决定是否恢复国债供应。从经济与政策环境影响的角度考量,2025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的概率较高,并且债市供给有望增加,但资金面仍然充沛,叠加机构年初配置需求较强,预计一季度债市或震荡走强。如果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市场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央行可能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适时恢复国债供应,以满足市场合理的配置需求,同时兼顾汇率稳定等政策目标。”宋向清说。
投资建议上,林致远称,由于2024年年末配置行情“抢跑”以及今年年初“开门红”需求驱动,国债10年期活跃券收益率下破1.6%,市场普遍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5年底部将在1.5%左右,因此收益率曲线触底震荡,近期货币政策预期降温也将伴随一定的利率回升调整风险。投资者可利用国债期货提前进行正向套保配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