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影可能已经是性价比最低的娱乐消费方式了。
忽如一夜“十年前”,2024年电影市场的数据其实感慨很多。 在这一年见的很多人甚至开始怀念“疫情三年”,因为那三年起码还有一个希望:恢复。可是 2024 年,当面对整个大环境的下行、文娱消费习惯的变更以及电影自身的问题叠加在一起,电影就成为了电影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关于2024年的总结,主要是三个数据值得关注:一,总票房跌至425.02亿,这一数据要低于2015年的437.79亿,当时的票房统计还不包含服务费。2024年去服务费的数据是384.73亿;二,年观影人次跌至10.1亿,同样2015年是12.5亿,最高点2019年是17.3亿。而且根据灯塔研究院预估我们的市场观众总基数是4.3亿,相比高点损失了1亿;三,我们的银幕总数还在增长,但总票房严重下滑、观影人次严重倒退,这就必然会导致场均人次和上座率进一步下滑,从而让影院生存变得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我们的年票房(总体收入)倒退回了电影市场起飞的“起点”,但我们远比2015年的银幕总数要多,电影整体制作成本远比2015年要贵(成本)。所以,比票房损失更关键的是整个行业的上游制作和终端影院真实的生存状况可能一塌糊涂。
从整个产业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今天,实际上电影面临很多从未有过的困难。这个困难已经不仅仅是内容是否优质以及如何满足观众的“产业内”困难,也有电影作为一项文娱消费活动,它的票价是否得当、时长是否合理等一系列“产业外”困难。而且“内外困难”是一个螺旋拧紧且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困难就让电影市场想要走出困境变得异常艰难。
如果我们只盯着“塔尖”,今年依然有三部电影破30亿,国产片罕见的多部豆瓣评分过9分。可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核心看的是“塔身”以及这个“塔”面向的是哪个方向。所以,产业需要足够的自省来应对未来的困难。
1 撤档
档期容错率变低,其实会引发一连串问题。
首先,2024年全年六成票房是由档期贡献的,非档期大盘票房日均0.7亿且有持续下降趋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市场更加冷热分明,想回本找档期。
在现有的产业结构里,我们市场的档期是“四大黄金档期+中小节假日档期+周末档”的整体结构,那么不同投资成本的电影应该根据自身的内容特性去找相应的档期。
但是今年由于非档期大盘日均票房持续下降,也就是周末档率先遇到了考验。那所谓依靠口碑逆袭的“黑马型选手”很可能“冻死”在周末档,因为大部分周末档电影不具备带动观众入场的能力。
像今年11月上映的《焚城》从投资题量来看很明显不是一部周末档电影的体量,但江志强老板希望有大制作影片带动周末档,这种情怀固然是好但现实却也很残酷。《焚城》目前累计票房2.58亿,片方分账8763.6万。这部电影无论是资本实力、主演阵容还是题材选择都算是周末档电影的“天花板”,但即便是这样的电影也只有10天单日票房破千万。
尤其是看到《焚城》这样的电影在市场折戟,那么同等体量的电影还敢投入周末档吗?恐怕这就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了。
除了中小档期,最该关注的是大档期。2024年春节档再创历史新高,虽然因为多一天假期导致成绩有“水分”,但是实际票房表现还不错。可是今年的暑期档、国庆档以及早就名存实亡的贺岁档表现都不如人意。即便是春节档,2024年四部影片票房破20亿,剩下4部影片中途选择撤档,这应该也是“历史性一刻”。同样国庆档,也有《出入平安》领衔撤档。
之所以中途撤档就是因为黄金档期内票房严重两极分化,一旦在档期内表现不好票房会迅速缩水。比如2024年的春节档,票房前四名拿走了整个档期97.5%的票房,排片占比达到了92.1%。同样国庆档,《出入平安》整体的排片占比为2.3%,票房占比0.7%。整个档期票房前五名拿走了整个档期90.3%的票房。
现在敢于进入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电影,都是投资体量很大的“头部电影”,而且这两个档期的“入场券”(宣发成本)极为昂贵。但档期内严重的票房两极分化其实加剧了电影失败的风险,而且失败的惨烈程度极高。
可是对于投资体量很大的“头部电影”,敢于去中小节假日档期和周末档“赤搏”吗?恐怕不敢,因为非黄金档期市场热度不够。所以对于大体量电影来说,目前是两杯毒药选一杯。要么付出高昂成本“加码”去黄金档期“赌”,要不投资体量较大去中小档期“搏”,不管哪一个选择都风险巨大。
现在市场还有的一些“存货”,实际上他们的档期选择就面临着选哪一杯毒药的难题。是继续“排位”进春节或者国庆,还是冒险尝试其他档期?
2024年春节档“8进4”证明春节档可以容纳4部20亿电影,但剩下4部电影只能惨淡收场。2025年春节档目前6部超级大片,这6部大片整体命运如何其实非常关键。
2 亏本
一个行业的命运走向,取决于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
其实电影产业特别喜欢用“数据”粉饰数据。比如最赚钱的电影证明这个行业依旧吸金能力极强,“以小搏大”的电影证明这个行业仍然有机会一夜暴富。
但说一个直接数据,目前华语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中没有一部是2024年上映的电影。2020年到2024年电影产业共产出了2部50亿+,4部30亿+,7部20亿+的大片。今年年度票冠军《热辣滚烫》34.6亿,排在这四年票房排行中的第九位。
所以,今年电影市场头部体量其实也出现了缩水。
当然今年有《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突破了20亿、《默杀》票房突破了13亿、《好东西》票房突破了7亿以及《周处除三害》票房突破了6亿,都算是“以小搏大”的典型案例。
但是今年有大量电影遭遇了极低票房。比如黄晓明主演的《戴假发的人》420万、王千源、冯绍峰主演的《金钱堡垒》315万、向佐和郭碧婷主演的《门前宝地》244万。在写《戴假发的人》票房的时候,今年在电影市场上映且票房高于1万低于700万的电影超过了整体数量的六成。
“以小搏大”永远都有概率就像彩票永远都有头奖,但市场腰部和尾部的生存现状更应该被关注。
其实“比小搏大”的反面就是“大片小卖”,尤其是今年暑期档其实有多部值得期待的“大片”,但是实际票房产出却并不理想。像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乌尔善导演的《异人之下》、陈思诚导演的《解密》、谢霆锋和张学友主演的《海关战线》票房都远远低于预期。尤其是有电影网传被保底发行,但是最终票房不及保底目标五分之一。
这些被期待的电影“亏本”,其实除了财务数据上的“亏”还有一个问题是观众信任上的“亏”。电影市场如今越来越“后置”,一是大多数影片选择在了周六开场,首周末周期被压缩,一旦电影无法起势进入工作日就会愈发艰难。二是入场“晚”某种程度上就会损失观众,观众观影抉择越来越谨慎。而被期待、被关注的电影在市场表现不佳,就会让观众的信任越崩塌、越质疑、越退缩。
2024年依然有57%的观众全年只看一次电影,如果观众的这一次性消费没有被充分满足,那么就会造成观众基数的流失。所以,观影人次、场均人次、上座率甚至预估的观众基数集体下滑,这个下滑趋势远比一部电影赚或者亏更重要。
3 白干
如果说国内市场高低是负责“现实”,那么国际化的好坏负责的是“理想”。
尤其是对于我们的“电影强国”战略,国际化是必然需要迈出的一步。但是当整个国内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压缩,那么国际化就成为了率先被“牺牲”的对象。在和很多产业内人沟通后这一点成为了共识,我们目前已经顾不上国际化了。
其实电影产业持续下行,它本身是一个全球趋势。北美在超英电影审美疲劳后也需要寻找新的“头部”,而韩国在Netflix对产业资源再分配的冲击下本土电影也很困难,传统的电影产量大国印度年度票房总值已经归列为了“其他”。
如今我们的国际化主要还是在引进上,但进口片票房总占比为21.3%,这说明“进口生意”也非常难做。好莱坞传统的分账大片在国内式微是一个明显趋势。观众对好莱坞大片兴趣度出现了整体下降。而批片市场具备稳定性的只有日本动漫电影,其他国别的批片引进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比如今年的确有《姥姥的外孙》、《因果报应》等相对具有一定关注度的引进片,但往往是在当地市场走红后在国内互联网“爆火”然后在国内院线上映。这种引进策略相对比较滞后,而且互联网盗版问题会更加严重。
也就是在“引进来”上,整个市场空间在收窄。那么在“走出去”上,这两年也有《热辣滚烫》、《封神第一部》、《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这样的头部电影在海外上映的案例,票房成绩也算还有亮点,但是从整体来看国产片在海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其实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单纯的依靠“内容出海”是不太现实的。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整个产业其实一直在努力推动,但是华语电影在海外面临着非常多且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全球电影体系,它不单单是好莱坞“六大”的全球院线发行体系,实际上还有Netflix率先打开的以流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发行体系。国际化核心是对渠道的争夺,传统的好莱坞六大在于它对于全球发行资源的掌握以及自身IP不断产出,而Netflix、亚马逊这样的独立流媒体平台开启了新的路径,尤其是Netflix的本土策略对本土产业资源进行了再分配。
在目前的局面下,华语电影想要挤入其中都非常困难,这根本不是内容进步的问题。而回顾我们的出海策略和国际化,我们等于将过去10年的努力全部“白费”。
2012年,万达收购了AMC,随后AMC开始大举全球并购,让其拥有了中国第一大院线、北美第一大院线、欧洲第一大院线还有澳洲第二大院线。这让万达一度有了希望在2020年全球影院市场占有率达到20%的野心。
但事实是2021年,万达清空了AMC。现在再来回顾当时的“资本出海”似乎也有一种生不逢时的遗憾,如果在当前我们依旧掌握着全球20%的影院市场占有率,那么国际化是否有更多探索的空间是值得思考的。
同样,阿里影业此前国际化第一站就是在洛杉矶建立了办公室,一度联合出品《绿皮书》拿下奥斯卡达到了顶峰。但现如今阿里影业的洛杉矶办公室已经关闭,负责人张蔚2023年官宣入局星巴克董事会,
同样,以阿里影业为首的民营影视公司当时大举进军好莱坞,现如今这些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存续”还有多少同样也是一个疑问。
当初的中国电影产业不仅仅是在票房上“坐二望一”,更重要的是在产业上还有希望收购一家“六大”的野心。
现如今,国内市场压缩,曾经资本出海为抓手的国际化随着卖的卖、关的关付诸东流。更为重要的是,如今中国电影国际化变得无人关注。今年沙特电影委员会同博纳影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而且上影节沙特电影委员会也有发声和曝光。似乎沙特“2030愿景”搭配着中沙文化年”能看到沿着“一带一路”探索国际化的新希望。
在全球电影市场都死气沉沉的大背景下,中东电影市场似乎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中国电影市场的腾飞源于互联网工具的介入,那么在需要建设的“大西部”,中国电影能否通过互联网工具来以中东市场为起点进行产业化合作是可以想象的。国庆后,我尝试联系沙特电影委员会,但个体的力量实在太小了。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腾飞。2015年,中国电影出海开始加速。2024年回过头来看,票房回到了起点,出海也回到了起点。
一切的一切都希望电影市场把重心放低、姿态放低去了解观众,感知观众、尊重观众的同时也要思考“远方”和“理想”,否则才是真的回到原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跃幕电影”,作者:庞宏波,36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